
关于近期的黑红风波,致歉与澄清
- 更新日期: 2020-10-11
- 查看次数: 64
- 站点标签:日常
详细介绍

鉴于现在风评出现了一些未曾想到的变化
想跟大伙多聊几句
翻我之前的视频,就会发现:最长不超过20分钟,最多播放不超过60w
【为什么,这一期我敢做40分钟?】
答案是:本期制作阵容过于强大,我不认为自己能有第2次机会获得这么多优质信息
我不是全职up,做视频没恰过饭,营销号这帽子有点高,我无法接受
我来做up主的目的,除了兴趣,也是强化自己的行业影响力
所以,非营销传播类的受众一般不会看我的内容
带着小透明的心态,我向游戏圈大佬们建议写稿方向的时候,只强调了2点
1、真诚,讲真心话
2、放飞,反正没多少人会看的
这是【37分成】,【谁氪金谁傻波】这类非常有个人语言特色的内容就被允许放进来视频的原因
前者,一半是嘉宾的调侃、一半也是行业真相
多次审稿的过程中,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一段会出问题
但因为玩了这个梗,导致很多确实没收钱、确实大量充值的头部主播风评被害
本期视频的全体制作参与者在此表示诚挚的歉意
后者,其实把我自己也骂进去了
除了老猪,这次所有的制作参与者,都是至少万元以上的氪金玩家
觉得一款游戏还不错,上手冲1单,以示敬意
我自己也是好几款游戏的万氪玩家
因为氪金而被骂傻波?
那我们这十几个人,恐怕才是第一批被骂的
【主机天龙人】,并不是视频想表达的
老猪讲的故事,是他的个人经历,也是我们很多人都有共鸣的经历
确实有很多人既玩买断制主机游戏、又玩氪金手游,这很普遍
但从更大的维度看,只玩手游、不玩主机的玩家一定是更多的
2019年中,统计机构Niko Partners估计2022年中国的主机及电视游戏玩家将达2437万人。ChinaJoy 2018公布中国主机游戏占比收入仅0.7%。
——威锋网
全球约80亿的人口中,有31亿的电子游戏玩家,占了约40%,而在这群玩家中增长最快的是只玩手机游戏的玩家,占据了整体玩家的一半;其中大多数人最在意的主机玩家,只占据了8%数量,不过他们也是全部类型中单一用户花费最高的玩家。
——DFC Intelligence调查
我跟大伙一样,都不是游戏圈中的人
但视频中提到的现象,真的不存在吗?
希望大家也能停下来,想一想
【本人参与制作此视频最大的收获】
第一次站在厂商的角度思考“游戏的意义”
游戏,是产品,是市场需求的现实具现,是团队生存之基
厂商为了适应充分竞争的市场,必须从颓败多年的废墟里重新站起来
copy to china,copy to mobile战略的频繁应用
导致了技能点被大量加到了【消费者心理】,也就是俗称的【氪金】
以历史唯物观来看,这是不得已而为之
回顾中国游戏发展的历程,其中满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
但即使如此,很多游戏从业者,依然在【做挣钱的游戏还是做好玩的游戏?】的自我矛盾中坚守着一份做好游戏、让这个行业能做出好游戏的初心
不论是老辣的PUA博弈,还是碎影的氪金游戏建议玩法
都是我之前站在玩家角度时,从未想到过的
可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后,对于氪金,我的免疫力大幅度提升了
或许,这就是【内鬼】的魔力吧
因为,玩游戏最重要的是快乐
和传播行业的同行聊,b站和其他平台在体验上最大的差别
在于其他用户的输出——即弹幕文化,能大幅度影响体验
好的弹幕环境能让视频增色百倍
而恶劣的反复玩梗锤人,真的是大家想看到的弹幕吗?
今年以来,已听身边不少人提到,对于弹幕的感受
存在【无感】——【接受】——【大爱】——【厌烦】的心理转变
不得不说,这可能不是一个好现象
我本人非常喜爱b站,从之前制作的很多视频中都能直白地展现出这一点
希望能够在b站不断壮大的过程中,和大家一起守护住优质的社区氛围
b站观众的热血、中二、有趣一直是我欣赏的
这一次的视频只能呈现一些视角,无法尽善尽美
也希望大家在观看视频时,除了情绪,也对此多一分体谅和理解
风波逐渐过去,在这个时间留下这段文字
也是想表明,这个视频的初心也并非为了黑红
真要黑红,这段文字剪个视频再蹭一波流量,不是更有效益吗?
或许没有多少人会完整看完,但希望能把真实的心声传达出去
谢谢所有看到这里的人
